渠道商布局智能家居新戰場, 這步棋不容小覷!
yanfei 2021-03-13 15:37身處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中國家電行業,早已把“智能”視為“必須”。在近期舉行的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第六屆四次常務理事會上,談及家電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就指出,一方面堅定智能家電是未來家電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目前智能家電的相關技術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現在市面上的家電為何一窩蜂的都搞智能化了,但市場的“盲目性”也讓智能轉型磕磕絆絆。因智能家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近年來但凡叫得上名號的家電產品都愿自稱“智能”,其中不乏只搭載wifi模塊的偽智能,或者很多同質化的智能功能。
單兵作戰終歸是死,萬物互聯才是智能家電應該靠攏的方向。
很多家電廠商都去開發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可又陷入另一個窘境——企業間不愿互聯互通。為了解決各家電企業的“孤島狀態”,AWE2017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牽頭,海爾、美的、博西家電、海信、長虹、創維和TCL共同制定了首個智能家電互聯互通團體標準,即用戶可使用7家企業各自云平臺的智能應用程序統一操控這7家的智能家電。
而就在協會推動智能家電互聯互通不斷走向新的高度的時候,以京東為首的電商平臺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機會。當你打開京東商城中“加點”的頁面時,不難發現“智能家居”都已被單獨列出,點開該子頁面則羅列出了上至黑白大電下至生活以及廚房小電等各色智能家電產品,而這些產品幾乎都是來自大家耳熟能詳的家電品牌,諸如美的、海爾、奧克斯、康佳等等。京東把他們都單獨列在一個頁面里,自然有其緣由,因為這些品牌都是“京東微聯”的成員。這也意味著,用戶可通過京東微聯這一平臺來統一操控該“聯盟成員”品牌的各類智能家電。
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研究經理王宏吉表示,由于家電廠商自己無法成為智能家居平臺,因此只能由與家電行業密切相關的第三方解決互聯難題。現在來看,電商比較可能成為推動家電互聯的第三方。奧維云網副總裁董敏也對此表示認可,他指出,渠道商的參與,或許將迫使家電廠商進一步打開原有的封閉平臺。
京東微聯其實早已“落地”,而它的誕生不只是為了串聯各類智能家電,增加自己平臺的銷售籌碼和用戶粘性那么簡單。王宏吉認為,通過物聯網平臺,電商能獲得消費者使用產品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構成用戶畫像、機器畫像,對電商而言是寶貴的財富。此外智能家居平臺不僅能吸引用戶購買家電產品,而且還能讓其連帶性地購買家電之外的產品。
這并非虛言,近來京東、阿里巴巴等渠道商頻繁與家電廠商“合體”,兩者分別先后與美的合作研發智能冰箱,為的就是這個“之外”。
以京東與美的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的智能冰箱為例。該冰箱內置攝像頭,能捕捉冷藏室內畫面,讓用戶查看冰箱內食材儲存情況,如需補充則可通過冰箱機身上配備的LED屏操作,直接在京東商城上購買。當消費者完成了這一整個流程,就相當于將京東生鮮、京東超市、京東到家等商業體系和服務帶到自家廚房里,由一及二也就能慢慢輻射更多中國家庭的廚房,帶來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不過正如文章開頭姜風所說,目前中國家電智能化相關技術仍沒有取得突破。京東自主智能冰箱在功能上,如“食材識別”、“食譜推薦”和“快速下單”等,與其他主流企業推出的CHiQ智能冰箱、馨廚互聯網冰箱等并沒有特別顯著差異。但TCL白色家電事業部總經理李璐曾表示,家電智能化不能浮于表面,重要的是去探索智能技術應用背后的東西。
產品同質化是企業應攻克的技術難關,也是行業應該著力探索創新的痛點,這點我們不予置評,而以京東為例的企業探索的正是技術應用背后,如何讓商業模式持續下去的路子。
無獨有偶,除了京東和阿里,同為渠道商的蘇寧、國美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家電產品。渠道商做智能家居平臺,可以說是為業內注入了更大的推動力,也是當下攻克技術難關“過渡階段”時家電企業不容小覷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