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走向智能家居產業之路應該如何突圍?
yanfei 2020-12-22 17:29智能家居產業在趨勢之下熱度持續不減,但熱度往往蒙蔽了入局者的雙眼。面對不斷的試錯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文章的作者采訪了多個智能家居企業的負責人,希望通過他們的想法和總結出的方法論,尋找良性發展的方向。
機遇當前,沒有人愿意在這一輪洗牌中被淘汰。“智能家居生態穩定性水平有待提高,技術仍在優化中,體驗感在不斷提升,消費者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漸增強。”天貓(中山)服務中心負責人臺啟樂總結說,“從總體情況上來看,中山的燈飾智能產品銷量一直穩中有增,反觀傳統燈飾,銷售呈下降趨勢。”
種種跡象表明,家居產業的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始。
近年來,中山逐步完善扶持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的政策。去年中山先后出臺《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和《中山市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8—2022年)》,提出發展物聯網和實施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行動等舉措,旨在為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提供軟硬件支持。在此背景下,中山的智能家居產業發展有望得到更有力的支撐。與此同時,中山本土的智能家居產業發展仍面臨挑戰。產業競爭趨同質化、缺乏行業技術標準、技術不成熟等問題,正困擾著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們。
產業競爭趨同質化 從單品角逐到系統競爭
時下,中山北部正醞釀一場家電行業交易盛會——第27屆中國小家電交易會將于8月12—14日在黃圃鎮舉行。這是在中山黃圃鎮舉行的一年兩屆家電行業專業展,是中山本土和周邊地區經銷商的重要交易平臺。據主辦方統計,從2009年首屆至今,中國小家電交易會累計近2萬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家電企業參展,展出小家電產品超過150萬款,交易金額突破千億元。
從去年起,這個中山北部標志性的家電行業展展現出新動態。去年3月,第26屆中國小家電交易會首次“跨界”提出融入家居用品內容,舉辦首屆中國家居用品交易會,除了家電產品區,展會現場還設置燈飾、衛浴、智能門鎖等家居產品展區,相關產品和智能家居技術同場亮相。據了解,將于今年8月舉行的第27屆中國小家電交易會繼續融入家居用品內容。
“大家居是大趨勢,這幾年跨行進入大家居行業的企業特別多,做電器的開始做智能鎖、做安防都很常見。”中山市圃江文旅傳媒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宗星參與中國小家電交易會籌辦工作多年,對家電行業發展有深入觀察,他對近年來家電企業向整體家居行業發展的趨勢尤為深刻。
對于中山家電產業而言,智能化和智能家居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山市黃圃鎮是中山北部的家電制造基地,全鎮共有家電產品制造企業1000多家,與家電生產相配套的上下游企業300多家,產品智能化和向智能家居方向正成為家電企業升級發展的共同選擇。
“這是我們新研發的智能升降取暖茶幾,無需遙控器,只需語音就能控制,還帶有音響和藍牙功能,相關技術已申報專利。”在黃圃鎮家電產業集聚區馬新工業區內,中山市南誠電器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誠電器”)董事長倪宗強向客戶介紹公司的智能化新產品。
雖然產品不斷融入“智能”技術和元素,但在家電行業中,產品同質化競爭依然較為嚴重。如南誠電器推出的智能升降取暖茶幾早已在市面上較為常見。“大家都在上智能家電,誰都不想被落下。”倪宗強表示,對于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撐的中小企業而言,要自主創新開發智能產品難度較大,企業往往只能緊跟市場動態,每當市場出現“爆款”就及時跟進。這種做法雖然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市場,但效益不可持續,而且持續的跟風生產和產品開發,也容易讓企業在發展中失去自身定位,不利于品牌打造和企業長期發展。
史宗星認為,目前中山北部家電產業的智能化發展仍處于較為初始階段,企業多聚焦于跟風生產帶有智能元素產品。而在智能家居領域,除了格蘭仕、TCL、長虹等行業巨頭外,鮮有單獨建立智能家居生態的企業,雖然也有部分企業對接第三方智能家居生態,但多處于探索階段。總體而言,在智能家居概念不斷升溫背景下,企業競爭邊界變得模糊,行業競爭焦點從智能化單品延伸至智能家居整體方案層面,但都有著同質化傾向,技術和產品創新越來越不明顯。
智能家居國標相繼出臺,產業“洗牌”過程或加快
當下,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新面臨不少瓶頸。在燈飾領域,要發展智能家居產業離不開智能生態入口的使用。盡管在各大廠商的大力推動下,智能音箱市場發展迅猛,也受到中山本土企業青睞,但其技術標準與穩定性仍有待完善。“目前我認為技術層面上的難題還比較多,畢竟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從無到有的探索。”華藝照明智能項目總監馬慧表示。今年內,華藝照明智能項目計劃完成常規家居照明類產品的品類布局。但許多本土傳統燈飾企業仍對智能照明持觀望態度。
“許多商家難以痛下決心增加研發成本,只能亦步亦趨地跟著,主要還是因為擔心消費者不買單。”臺啟樂說。他認為,智能音箱的應用范圍逐漸拓展,但目前客戶的口音、文化水平和其他方面的差異,仍會對日常使用的流暢度造成影響。
“即使是在指令明確的情況下,在日常使用中,智能音箱的控制仍會出現不靈敏、錯誤的情況,特別是燈頭較多的花燈。消費者也會想:這套東西老人小孩會用嗎?壞了怎么辦?穩定性有沒有保證?”
燈飾產業面臨的發展困惑在智能家居行業普遍存在。目前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的標準剛剛實施,去年7月,《物聯網智能家居數據和設備編碼》《物聯網智能家居設備描述方法》和《智能家居自動控制設備通用技術要求》等系列國家標準出臺實施,為國內智能家居產業標準化發展提供了指引。業內人士認為,系列標準出臺實施僅1年,目前行業內的標準仍較混亂,智能家居企業以及行業之間的標準各不相同,難以兼容的問題依然突出,這也是讓企業卻步的重要原因。
“中山北部家電產業應抓住智能家居帶來的升級機遇。”史宗星認為,雖然國內的智能家居行業目前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有望為中山北部家電產業的中小企業帶來新的突圍路徑。中小企業可借智能家居生態行業巨頭的力量,接入智能家居生態,明確發展定位,抱團發展,加快產品和企業升級。他也指出,智能家居的發展可能會加快行業“洗牌”過程,隨著智能家居應用普及,在優勝劣汰機制下的新產業鏈條和企業梯隊將逐步成型,這也將考驗著中山家電產業在技術、質量、品牌等領域的發展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