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PK非智能化的智能家居, 到底誰會被K.O?
yanfei 2020-10-29 17:38說到智能家居,它的含義不僅僅是某個智能產品。能稱之為智能家居的產品必須是一套可互聯互通、自由定義成多種智能場景的智能系統。像比爾蓋茨的智能豪宅一樣,智能家居是通過各類傳感器和控制器組成一套相互聯動的智能系統,為住戶提供舒適、健康、便捷的生活環境。
智能最終要滿足人們對安全、舒適、方便和綠色環保的需求。雅比斯智庫總結,智能家居能帶給我們:
1、遠程控制。無線技術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控制設備實現家庭自動化,遠程控制燈光照明、家用電器,安防設備,環境監測、健康產品、應急輔助等六大功能。
2、場景控制。可將功能編入“場景”中去,例如“回家場景”,只需點一個按鈕,自動完成開門、開燈、開窗、開電視等一系列操作。場景編輯完全用戶自己DIY,隨時隨地實現智能。
3、定時控制。將“場景”加入定時啟動模式,不需要人工參與,自動運行。例如設置工作日早晨7點啟動“起床”場景,窗簾緩緩打開,音樂自動響起...
4、智慧聯動。所有設備可以加入聯動設置,真正實現智慧聯動。例如,當檢測到可燃氣超標,機械手自動關閉煤氣閥門;當溫度高于28度,自動打開空調;晚上回家,打開門鎖后,燈光自動亮起。等等...
5、安全防范。當您在外忙碌,而老人和兒童獨自在家時,您是否時時牽掛?應用智能家居產品,可實現遠程視頻察看、語音互動、突發情況發送報警信息,真正做到“無論你身在何地,家總在身邊”。
客觀上講,這兩年智能家居在發展上遇到不少的瓶頸,面臨技術門檻高,廠家標準不統一,成本費用大這三大挑戰。因此相當部分精力投入到這兩年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領域。
技術門檻高
智能家居用品,將輸入數據解析,基于舒適安全等學習規則,產生個性化配置,目前機器學習技術缺乏,收集數據受限。
廠家標準不統一
不同品牌間產品無法互聯、互通、互控。目前家電產品品牌眾多,不同品牌和不同產品難以互聯互通的話,則不僅提升用戶智能體現,而且也難以收集到真正的可用的大數據。
成本費用大
智能化產品成本高,落地難。傳統工業制造向智能化轉型涉及研發、運營、推廣等問題,真正落地深入到用戶家中,廠商要投入的成本高昂。
目前,已經深入涉足智能家居建設的海爾,是在海爾地產建設的住房里配套建設智能家居系統,但是這套系統只是簡單地智能化控制,并未實現真正的智慧化,比如,智能門鎖打開后,窗簾自動關閉,熱水器自動打開,燈光自動打開等,而這種配套房產會大幅增加購房成本,購房者選配的并不多。
除了對家電企業進軍智能家居感到悲觀外,我對智能家居的未來也十分擔憂,因為有太多未解待解的難題:
a、安全問題。這2天最熱的新聞,一個大一學生編寫了個手機病毒,導致數十萬安卓手機用戶中招。而惠普的Fortify應用安全部門對市場上十種最熱門的物聯網設備進行了分析,發現了250種不同的安全漏洞。當前智能設備幾乎都采用基于linux的安卓系統,這套系統漏洞多,安全性差。
而智能家居企業基本都無安全防御技術,這意味著智能家居系統更容易被黑客攻擊,這會導致智能門鎖、室內監控失效,小偷可以如同進出自己家一樣進入你的家里拿走東西,還有大量潛在的危險,比如,竊取室內監控攝像的內容,導致用戶隱私泄露等。
b、節能問題。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一項全新研究表明,單是2013年一整年,智能物聯網家居設備所消耗的電能為616太瓦。在這所消耗的616太瓦的能源中,有400太瓦是由于其在待機模式下沒有采用節能技術,從而產生了巨大的能源浪費現象。隨之而來的是發電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消耗,最終影響到人類可持續生存發展。
有人和我較真,說汽車一樣會浪費能源,污染環境,全球不是一樣在開車么?對于這個問題我會在文章最后做回答。
c、健康問題。智能家居設備一般以無線、藍牙等方式進行連接,這意味著大量電磁波頻繁發射和接收,這可能會增加家庭內電磁波污染。對此,同樣有人反駁說,汽車一樣會影響監控,你還開車干啥?這個問題還是留在最后一起回答。
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只要正面效應遠大于負面效用,即可被認為是合理的。就好比是藥三分毒,生病了卻必須吃藥,雖然藥有毒。同樣,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出現,大大提升了人的活動半徑,提高了工作、生活的效率,最終帶動了人類生活品質的提高,你能想象從北京到南京坐馬車要耗費數月的古代人是多么期待能有飛機和高鐵么?
但是智能家居的出現是否帶來了生活質的飛躍?我們即使不討論技術因素,僅從生活角度來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最多人奢求的生活,生活需要樂趣,而樂趣并不是讓自己變成一頭只知道吃飯的“豬”,到了家里躺下后,任何事情都交給智能家居來解決,而是在打掃房間、做飯、收拾東西中尋求樂趣。
即使沒有預約熱水器,晚洗澡幾分鐘,我們不會少什么,可以用這個時間坐在沙發上看看書;即使沒有智能家居幫我們打開窗簾,我們的手沒有廢掉,撥開窗簾那一刻看到碧海藍天的感覺應該是美好的;即使沒有智能家居系統幫我們烤蛋糕、凈化水,我們一樣可以通過面包機、凈水器來享受DIY的樂趣......
所以有一種可能性在于,從本質上來看,智能家居并沒有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情趣,帶來美好,而其安全性、對能源、資源的浪費卻可能是顯而易見的。
那么,我們為何需要智能家居產品?我一直認為,不具備真實用戶需求,不能真正改變生活的一切產品和技術都無用,無論企業如何忽悠,最終都無法長久,智能家居就是這樣一個大忽悠,完全沒有未來。當然我并沒有反對一些家電的智能化,比如,電視、洗衣機、冰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