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制+全屋智能將顛覆行業格局,家電企業面臨更強競爭!
yanfei 2021-04-20 18:04此前智能家居多集中在單一硬件產品、App操控、場景面板等方面,智能化的體現較弱。如今,AI技術、大數據、語音識別等創新技術與應用的普及,為智能家居踏入新階段提供了可操作的支撐。產業化的成本正在不斷下降,逐漸接近消費者可接受的層面,智能產品快速向消費市場滲透。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行業巨頭們開始考慮,如何從全屋智能的角度布局智能家居。
中國市場扮演引領角色
近年來,智能家居浪潮熱點不斷,家電產品作為其中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終端環節中重要的一員,在過去幾年快速發展。
從全球角度看,根據GfK全球家電監測數據,2017年全年,全球(不含北美市場)智能白色家電產品,包括冰箱、洗衣機、干衣機、煙機、灶具、洗碗機、烤箱、微波爐等銷量同比增長率超過90%,中國成為智能產品的主導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零售量占比近六成。
根據捷孚凱(GfK中國)全國零售監測數據,以空調、冰箱、洗衣機這樣的大家電為例,中國智能家電產品零售量在2017年實現增速超過100%,市場零售量貢獻占比接近30%。其中空調產品的智能化發展最為快速,2018年第一季度,市場上銷售的空調產品中48%為智能空調。
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新鮮事物改變自己生活的認知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的消費者。GfK進行的一項關于全球智能產品的消費者調查顯示,全球有50%的消費者認為智能家居未來會改變自己的生活,而這一比例在中國高達75%,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中國擁有最好的消費者和消費環境,因此也更有利于智能產品的快速滲透。
AI為智能發展帶來新機遇
雖然智能化步伐快速向前,但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智能家電產品還停留在簡單智能階段,即用手機通過WiFi連接,用戶可以從手機上使用App對智能家電產品進行遠程控制,滿足開關機、程序選擇、狀態查看和故障檢測,以及一鍵報修等簡單需求。
在GfK看來,真正的智能可以讓家電產品變得“智慧”,它可以更熟悉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是真正“懂”你的家電。
隨著智能音箱、智能手機上AI應用的逐漸普及,人機交互得以實現,消費者不必操作,只需要通過指令就可以使自己的需求得到實現,這也為家電與人的可交互帶來了可能性,為智能家居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家電產品中AI技術首先得到應用的是彩電。AI電視在2017年發展迅猛,從年初上市到年底僅一年時間,AI電視銷售量占比在2017年11月就突破了20%。而與此同時,我們也陸續看到AI在白電產品上的應用,比如AI空調和AI洗衣機。我們相信,2018年會有更多的家電產品搭載AI技術,實現與消費者的互動。
此外,智能音箱的出現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帶來新的選項。包括BAT、京東、小米在內的眾多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迎來了市場的爆發,預計2018年智能音箱零售端的銷量將突破580萬臺。
正是因為看到了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年的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展上,我們看到像海爾、美的這樣的主導家電企業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產品,意圖使自己成為智能家居中的核心控制端口,不斷完善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智能布局。
全屋智能將改變產業競爭格局
真正“智慧”且“懂”你的家電,絕對不是孤立的。在消費者的生活場景中各種家電需要分別與其發生關系,且彼此互聯,才可以把整個家庭的使用場景聯系起來,因為消費者在家庭生活中不是孤立的生活在某個房間,而是不斷在各個場景(房間)中切換,因此智能家電需要彼此聯系,與人互動、替人思考,這才是消費者理想的智能環境。因此GfK認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的設計和落地是目前企業要從戰略的高度去思考并布局的。
而對于廠商和零售商來說,應該思考如何提供一站式智能家居方案即全屋智能,如何在零售端為消費者展示并體驗,如何讓不同智能家居場景在零售端落地,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對于企業來說,從當前看,擁有較寬產品線的企業相對具有優勢,但是從長遠來看,全屋智能的未來可能并不是由家電企業主導或說完全主導。由于所涉及的產品互聯的范圍遠遠寬于家電產品之間的互聯,比如門鎖、燈具、窗戶窗簾等,同時還會涉及智能生態系統的構建,從平臺到軟硬件的共同發展,會有更多元的企業參與進來,甚至會有非傳統家電企業攜帶有競爭力單品殺入智能家居領域,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將因此變得完全不同,由目前云米的發展對此可見一斑。因此先聲奪人搶先布局至關重要。
此外,全屋智能對于零售企業來說,解決方案前置化倒推零售業態也要進行相應變革。傳統的零售店內都是以品類劃分區域的,全屋智能時代消費者對體驗式消費的需求更為迫切,他們需要進入零售店內了解解決方案,眼見為實的使用場景會更為直觀,屆時傳統的零售業態銷售分區的格局會被摒棄,零售企業也需要提前思考加以應對的。